實價登錄2.0後,為什麼預售屋紛紛不給殺價?專家3點分析...

發佈日期:2021/09/13  【張欣民】
這是實價登錄2.0正式上路後,不少民眾紛紛上網求助,也可算是求救的聲音,因為茫然不知所措,以前看預售屋想買之際,都還可以有或多或少的殺價空間,但現在現場銷售人員卻是以「我們是不二價銷售喔」,一句話就把你的嘴巴給堵住了,即使有準備大刀要殺價也一刀都砍不下去。 

7月1日實價登錄2.0正式上路了,這是我國不動產交易資訊透明化的重要里程碑,也算是一項遲來的居住正義,不僅中古屋門牌號碼全都露,預售屋成交價格更必須即時登錄。

只是在新制上路之後,最近在看預售屋的民眾普遍都發現,有很多的案場都強調不二價銷售,網路上有關不二價的討論文字也越來越多。實登2.0跟不二價銷售到底有什麼關聯性呢?民眾會不會剛從資訊不對稱的迷霧中走出來,卻又掉進另一個交易資訊的陷阱之中呢?

 

首先,賣預售屋要走上不二價銷售,最主要是「醜媳婦終於要見公婆了」,實登2.0預售屋成交簽約30天內資訊要即時登錄,以前或是在實登1.0時代,業者會開高高的價格讓購屋人砍個爽,每個購屋人就得使出渾身解數,拉關係、找人脈幫忙殺價,反正不用登錄,最後你買高他買低,都只是江湖傳說。

 

舉個較鮮明的例子吧,假設某個預售建案底價每坪100萬(業者就有合理的利潤),但為了滿足民眾殺價的心理需求(業者對外宣稱之理由),他會將牌價拉高到每坪120萬或更高,有關係者,殺價力道大者,一砍18萬,開心以102萬成交;沒有關係的人或是比較客氣的客人1坪只殺了1萬塊,成交是每坪119萬。

以前反正都是私底下議價成交,都是一只黑盒子,問題不大。但是實登2.0時代,30天後兩戶成交價就登錄了,即使有座向、通風採光等等差異,也很難去解釋兩戶單坪有17萬的落差,購屋人儘管約都已經簽了,也必然馬上跑來跟業者「輸贏」,類似的糾紛恐怕會從此層出不窮。

只是市場上的不二價銷售簡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,一團混亂,有所謂的「類不二價」、不二價及「真心不二價」等名稱出現,但最多的是山寨版不二價。不二價銷售是業者因應實登2.0,消極規避可能衍生交易糾紛之銷售手法,但是如果符合以下3要件,卻有保障消費者權益的積極意義。

1.沒有檯面下個別的議價動作
 目前宣稱不二價的個案大抵上都有做到這點,也是藉此堵住購屋人想殺價的意圖。但光靠這一點是不能稱為不二價銷售喔!

2.開價要更低、更實在
 因為沒必要再拉高價格讓購屋人砍價,所以不二價銷售的開價就要比過去低,比過去更實在,達到開價即成交價的狀況,上面所舉的那個例子就很清楚了,業者賣每坪100萬就有合理的利潤,消費者就用這價格買下,不用也不能再故弄玄虛,讓人砍個夠!

3.所有房屋價目表全都露
 大家都有到超商、超市的購物經驗,他們的共通點是什麼呢?就是每項商品都有標價,你只要喜歡,看價目表自己買得起,就到櫃台結帳走人,你不會在超市拿一盒美國牛排到櫃檯,要求打個折扣什麼的,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不二價銷售。

所以預售屋要真的不二價銷售,就必須將每一戶房子的規格、價格全部攤在陽光下,讓消費者以自由意志去判斷自己喜歡哪一個物件、哪戶房子自己買得起,這才是不二價銷售的真諦。
但是現在預售市場上的不二價銷售,幾乎都沒做到第3點,第2點則如內政部官員所說的是業者的自律行為,不會強制要求。至於有無適度調降價格?開價有沒有更實在?民眾實際上還是茫然的!

實務上,市場中很早就有符合上述3要件的不二價銷售建案,也賣得很好,「不是講給鬼聽的喔」!所以不要再說連美國都做不到,就看主管機關要不要據此立下個典範,讓業界有所依循,這才是購屋人之福,也才是真正的居住正義喔!


資料來源:今周刊